
我的生日不見了 Tibaldo and the Hole in the Calendar
•原文作者:Abner Shimony
•譯者:楊玉齡
•出版社:天下文化
•出版日期:1999年09月30日
11歲小男孩弟八豆與曆法搏鬥的故事
弟八豆對曆法感興趣,是有個人原因的。因為曆法可以決定他何時能放假!
而他傷心難過也是有原因的。因為教宗格里十三世宣布的新曆法將使西元1582年10月4日的隔天就變成10月15日,有10天消失了,而他生日就在其中一天。
弟八豆吶喊:我的生日不見了。
弟八豆認為:1581年他曾經度過11歲的生日,1583年他也會度過13歲的生日,但是他的12歲生日永遠不會來!這個日曆上的破洞,意味著他生命裡會有一個破洞!
天吶!大人們說:你的生日重要還是曆法重要呢?
弟八豆勇敢地說:沒錯,我的生日不是什麼大事。但是現在我還是小孩,只能做些適合我做的小事。如果我能夠把小事做好,將來才可能學習做大事。而現在,我想做的是恢復我的生日。
這本書敘述可愛又勇敢聰明的弟八豆,他如何與大人世界抗衡,討回他12歲生日的歷程。
在這簡單易讀又有趣的小說中,也藉由弟八豆敘述了天文與曆法的歷史。
國歷是如何訂定的呢?
我們現行所沿用的國曆是依循自西元前46年,羅馬凱撒(Juliu Caesar)大帝聘請亞力山大的天文學家索西琴尼(Sosigenes)訂定的曆法-凱撒曆(Julian Calendar),中文稱儒略曆。儒略曆規定一年有365.25個太陽日,分為12個月,凱撒規定他出生的7月為大月31天,並以自己的名字 Julius 來命名。故此曆法的單月有31天,雙月30天,如此一年便有366天,所以從2月扣去一天,使2月變成29天。但即使如此又比回歸年365.25天短,因此又決定每4年(間隔3年)加一個閏年以補這個誤差,閏年為366天,多出的一天則加在二月底。後來繼任的奧古斯都(Augustus)為了顯揚自己,也將他出生的8月改為大月,而且將8月改名為Augustus,8月以後的大小月全部顛倒過來,但這樣又平白無故多出一天,所以不得已又從2月扣一天,變成28天。
後來的天文學家發現,實際上一年有365.2422而非365.25個太陽日,所以儒略曆每年多了約0.0078日。這樣小小的差異經過長時間後,便累積成了顯著的不合理現象。所以為了修正這些累積起來的差異,西元1582年2月24日教宗格里十三世宣布新曆法,消去10天以便修正儒略曆累積的偏差。新曆法稱為格里曆(格列高里曆Gregory calendar),規定從1582年的10月5日開始,一直到10月14日的日期都將跳過(選在這段時間消去,是因這段期間沒有重要的基督教節日)。並訂定新曆法的標準:
1.凡是不能被4整除的年度,都只有365天
2.能被4整除,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度為閏年,有366天,多出的一天則加在二月底。
3.可被100整除,但不可被400整除的年度依然只有365天。
4.凡能被400整除的年度是為閏年。
民國元年我國採世界通用的格里曆為國家的曆法,故稱為國曆。
2 則留言:
嗨摟阿親愛的美俐老師,
噢我覺得這本書好酷噢
有關國曆的介紹我覺得好驚奇
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
哈今天讓我驚艷了
摁亨
老師問你一個問題
妳介紹的書都是你有的書嗎?
如果是的話
有空的時間可以跟你借嘛?
(因為現在好忙噢:()
啊對我是高一良43慧怡:)
慧怡:
都是我所擁有的書
可以出借..
但要記得歸還, 就好了!
看清楚..我的"琍"寫錯了喲!!
美琍師
張貼留言